党建引领赋动能 为民服务在“司机之家”落地生根

“以前途经你们治超站时都想着跑快点,生怕有什么不合规的被你们查到。现在再看到你们治超站都想着有需要进去倒杯水、吃口饭、歇歇脚。如今执法人员为民服务的意识和态度让我们这些常年奔波在外的人和他们不再有距离感,也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在G237路段上的百洋便民驿站里,一名长途货车司机不禁感叹道。这样的感慨要从百洋便民驿站的设立说起。

G237国道途经山东、江苏、安徽、江西、福建5省。经了解,该路段南北沿线近300公里的国省干线上都没有服务区,且上下行交通量都非常大。途经的司乘人员就会面临着“饮水难、吃饭难、休息难”等实际问题,特别是疲劳驾驶也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因此,位于G237上的百洋铺收费站广场周边便成为大货车司机经常滞留停车的地方。尤其是夜间,几排大货车同时停靠侵占路面,影响行车安全,货车司乘人员随意乱扔垃圾,还给公路周边造成了环境污染,当地村民对此反映强烈。

2022年5月,周边的双河镇群众通过六安市委“重畅决”渠道,诉求解决。一边是常年以车为家、与路相伴,奔波在路上的货车司机,他们迫切需要在路途中得到短暂的休整;一边是群众强烈的呼声,希望困扰他们日常生活的问题能得以快速地解决……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全面提升交通综合服务质效,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交通局部署要求,百洋铺治超站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为民、便民、利民”为目标,采取得力措施,按照“经济实用、布局合理”的原则,将紧靠收费站广场的站点南卸载场改建成临时服务区,打造成便民驿站,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免费休息、停车、餐饮、手机充电、加水、充气、宣传教育等多样化服务项目,有效改善了百洋铺周边路域环境。临时服务区由当地百洋村负责运营,提供各项基本服务。

走进驿站,可以看到“驿家亲”三个大字首先映入眼帘。按照驾驶员们的实际需求,划分为停车、休息、购物、加水等功能区域,设有190平方的司机休息室、超市、临时公厕6个,停车场内可同时容纳大货车35辆,轿车25辆。驿站内提供多项服务设施,常备应急药品、雨伞、口罩等免费物资。治超站驻地所在百洋村支部还探索试行特色就餐服务,为货运司乘人员一日三餐提供有品质的饭菜,实现暖胃又暖心。百洋铺治超站当班执法人员定时对驿站内超市、餐厅、停车场卫生安全情况进行检查监管,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并经常在驿站内开展安全教育和普法宣传,提高过往司乘人员遵法守法意识,切实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做到实处。

6月初,交通部在六安市调研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时, 调研组一行来到百洋铺治超站便民驿站实地查看。正值午饭时间,调研组一行在休息大厅饶有兴致地和正在就餐的驾驶员们热情交谈,询问他们对驿站的感受、意见和建议,大家都说,长途货车司机常年奔波在外,对于他们来说,吃饭、休息、洗漱都是问题,极大影响行车安全。这个驿站彻底解决了这些实际困难。翻开驿站的意见薄,也收获了大家的满满称赞。调研组对百洋便民驿站的设立和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指导意见。

近日,百洋铺治超站和双河镇百洋村党支部作为结对共建单位,还将结对“党建共建基地”设在了“百洋便民驿站”,并举行揭牌仪式。今后,两家单位将以此为契机,突出为民导向,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开展共建活动,进一步凸显党建引领作用,致力于携手将“百洋便民驿站”从全方位、多层面打造成货车司机等为代表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温暖港湾。

据统计,自2022年11月8日服务驿站正式启用以来,每天在站南广场内停车150余车次,就餐80余人次,已累计服务司乘人员50000余人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应。此举也是六安市交通部门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抓实抓细交通运输领域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的具体举措,并被选为六安市委2022年“重畅决”范例,为民办实事取得积极成效,充分实现了为民服务常态化长效化。

作为交通执法人员,也更深切地感受到,执法是手段,服务是目标,心中有“服务”,“执法”才更有效。在这里,才是真正实现了党建+共建,执法+服务的和谐统一。

下一步,百洋铺超限超载检测站将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改进工作作风,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执法领域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寓服务于执法,结合广大驾乘人员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驿站的各项服务功能,加强主题和特色服务建设,继续加强监管,逐步把百洋便民驿站打造成“五星级”的“工会驿站”和传递关爱的“司机之家”,着力提升交通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营造“有品质、有质量、有温度”的交通运输环境;着力打造亮点,增强示范效应,切实提升交通执法形象,展现交通执法担当,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坤)

安徽网六安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服务,司乘人员,百洋便民驿站,“司机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