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写忠诚,他倒在公路治超工作第一线

近日,六安市交通执法支队叶集超限超载检测站的陈三军同志,在工作岗位上突发心肌梗塞,经送医抢救无效,不幸离世,终年49岁。

陈三军,中共党员,一名退伍军人。自2018年起在六安市交通执法支队叶集超限超载检测站工作,投身治超工作已十余年,陈三军生前始终将党和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立足本职岗位,勤学善思,脚踏实地,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真心为民,秉公执法,不计得失,始终坚守在治超执法一线,以辛勤的汗水践行着交通执法的神圣职责,是同事们眼中勤勤恳恳的“老黄牛”,更是管理相对人眼中铁面无私的“公路卫士”。

▲陈三军生前党员笔记

他,立足本职勤学善思

在本职工作中,陈三军深知扎实的法律知识与过硬的业务素质至关重要。为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他积极主动参加各类培训学习,潜心钻研法律法规,认真研习治超政策与技术规范。工作之余,还自学执法实操技能,持续充实知识储备。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他的理论知识与执法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在治超执法过程中,他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执法方法,提出诸多切实可行的改进举措。比如,建议在治超站点增设电子监控设备,以提升执法的透明度与公正性;倡导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执法过程的全程记录与数据共享,有效提高执法效率与管理水平。

▲陈三军(左一)配合队友进行无人机巡查

他,克服困难爱岗敬业

作为一名治超执法人员,陈三军深感责任重大,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工作。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凛冽寒冬,他都坚守在治超一线,披星戴月,风雨无阻,认真履职尽责,对每一辆超载车辆都严格检查,绝不放过任何一项违法行为。

陈三军同志的病逝,无疑给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更加沉重的打击。十多年前,父亲、母亲身患重病,由于经济拮据请不起护工,为更好地照顾公婆,让陈三军无后顾之忧安心工作,妻子毅然辞去工作,全天候在家伺候公婆,做起了专职“保姆”。虽有妻子悉心的照料,但由于父母病情不断加重,几年后均不幸离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虽无愧于党组织,陈三军却有愧于父母、妻女。然而,在如此艰难时期,陈三军从未因家庭变故与经济压力而影响工作,他依旧始终如一、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光荣使命!

▲陈三军生前床铺

他,依法行政秉公执法

身为一名交通执法者,陈三军始终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执法原则,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行事。无论面临怎样的压力与诱惑,他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清正廉洁,不为利益所动,不为权势所屈。他坚信,唯有依法行政、秉公执法,方能真正维护法律尊严,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工作中,他保持高度的警惕与敏锐的观察力。他不仅依法规范文明严格执法,还注重与驾驶员的沟通交流,耐心细致地向他们宣传治超政策与法律知识,帮助他们增强安全意识。对初犯和情节轻微的驾驶员,会主动给予教育劝导,助其改正错误;对屡教不改、恶意超载的违法行为,则依法从严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陈三军(左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他,乐于奉献一心为民

在治超站,陈三军不仅是执法员,更是同事们的贴心人,他经常给新入职的同事耐心传授工作经验与方法,帮助他们尽快掌握业务技能。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里,他总是乐于助人,关心同事,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大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陈三军始终将党和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与志愿服务,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前往社区、学校等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向群众普及交通法律知识,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与守法观念。疫情期间,叶集区作为两省交界地成为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危急时刻,陈三军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同样,在扫雪除冰、防汛抗旱、打非治违、保通保畅等工作一线都有他的身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陈三军,这位默默奉献在治超一线的“老黄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铮铮誓言。工作三十年来,凭着对工作的无比热爱与满腔热情,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图所求、无私奉献,在努力奋斗中探求人生价值,诠释着新时期交通执法人的别样内涵,充分展现了当代交通执法人的风采与担当。他的事迹不仅是对交通执法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广大交通执法人的激励与鞭策。让我们向这位“老黄牛”致敬,学习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精神,他的事迹将永远激励广大交通执法工作者坚守初心、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安徽网六安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不幸离世,恪尽职守,秉公执法,六安市交通执法支队叶集超限超载检测站,陈三军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