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养护市场化管理,提高了养护效率和水平

在六安市舒城县公路服务中心负责管养的县道晓小路、山河路、黄老路、杨万路等道路上,养护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清挖水沟、平整路肩、修理树枝、清除桥台杂草,冬季养护黄金时期拉开了序幕。

这几条重要的县道,总里程达到182公里,公路等级高且线路长,为持续推动公路养护工作提质增效,舒城县公路服务中心大胆创新,逐步引进市场化机制,2019年6月,正式启动县道日常养护市场化工作,将路基、路面、桥涵、沿线设施及绿化等多项日常养护内容整体发包、公开招标,实现了分路段专业化承包、常态化合同管理。

规范选择养护作业单位。以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招标择优选择具备相应养护作业能力和资质的养护作业单位,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对农村公路进行管养。

合理划分养护片区。结合舒城县地域实际,划分九个养护片区,养护片区在一定年限内的养护工程和日常养护工作(包含日常巡查、日常保养和小修)由确定的专业队伍承包进行专业化养护。

规范各项程序。严格遵守《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文件要求,并履行相关采购、审计备案流程,坚持“及时养护、规范养护、全面养护、科学养护”的原则,着力提升精细化、常态化养护水平和公路服务质量,并要求做好相应档案资料搜集归档。

规范服务合同管理。市场化服务期设定为1年,自中标签订合同之日起计算,服务合同内明确责任与义务、安全、廉政、质量保证等内容,协议双方认真履行合同条款,县交通运输局加强监管。合同规范了日常养护作业范围,其他小修养护工程按照修复性养护有关规定规范管理。

资金使用规范化。根据管养协议,及时拨付专项资金,确保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到位,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报账程序,规范资金管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考核考评规范化。依据县道日常养护管理考核细则和日常养护承包合同约定,明确保洁保畅保安全等细化考核工作内容,2024年9月25、26日对2023-2024年招标日常养护工作进行了全面验收。所有承包人能够有计划组织好全年养护生产活动,达到了常态化管理养护目标,尤其是在抗雪除冰、抗洪抢险时期出色地完成了抢险保通突击性管养工作任务,并得到了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沿线政府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施行养护市场化以来,舒城县公路服务中心通过“集中发包、动态考核、定期考评、兑现奖惩”的方式,强化养护决策服务、技术管理和监督考核,确保养护管理规范化,养护工作常态化,大幅提高了养护效率和水平。

(李娟)

安徽网六安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公路养护,六安市舒城县公路服务中心,市场化管理,养护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