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四基四化”建设,努力打造交通执法铁军

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四基四化”建设要求,提升交通执法质效和形象。近年来,六安市交通执法支队马头超限超载检测站紧紧围绕“基层执法队伍职业化、基层执法站所标准化、基础管理制度规范化、基层执法工作信息化”目标,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纪律严明、执法规范、廉洁高效的交通执法队伍。先后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党支部”、“目标考核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加强队伍职业化建设  练好政治建设“基本功”。

通过加强思想政治、组织机构、素质能力和纪律作风建设,提升交通基层执法队伍行政执法能力,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努力铸造一支交通执法铁军队伍。强化政治教育,坚持把思想淬炼摆在突出位置,强化执法人员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的道德理论水平和政治修养;强化岗位训练,组织执法人员进行半军事化训练和岗位大练兵,建立“每周一学、每月一练”学习机制,提升执法队伍风貌,进一步强化执法基础,提升执法效能;采取个人

自学、专题集中等形式,常态化开展法律法规学习、警示教育、现场办案模拟训练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开展“基层站所开放日”活动,邀请行风监督员、社会群众走进治超站,现场参与、观摩、体验日常执法,普及道路运输安全法律法规基本知识,预防和减少道路违法行为。

加强执法站所标准化,打造执法场所“新阵地”。

严格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标识》和《安徽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外观标识和内业标准应用规范》要求,从站房选址、布局以及交通执法基础标识、办公系统、执法环境、外观形象、安全防护和交通工具标准识别系统等进行统一规范,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积极展示交通执法良好形象。因地制宜推进“五小”工程建设(小食堂、小浴室、小洗衣房、小阅览室和小健身房)有力保障一线执法人员工作、生活需要。

加强制度规范化建设,推进管理制度“新规范”。

扎实推进基础管理制度规范化,全面系统梳理规范管理制度,建立日常管理制度。从单位职责、运行监督、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规范,其中日常管理制度17项,执法工作职责16项,对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障监督交通执法工作有效履行职责,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规范文书管理,每月开展案卷评议工作,推行“轻微免罚、承诺轻罚、说理式执法”等柔性执法方式,严格执行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建立健全内外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重大案件集体讨论,规范案件办理流程,以调查取证、办案程序等为重点,构建科学合理、扎实有效的制度体系,做到以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充分展示良好的执法形象。坚持廉洁先行,以“廉洁执法”建设为抓手,组织开展违规参与借贷情况自查自纠、酒驾醉驾等有关问题专项整治、违规经商办企业及违规兼职取酬问题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加强对干部职工“八小时”外管理,重点整治干部职工身边的不正之风,形成重廉洁、要廉洁、真廉洁的良好氛围。

加强执法工作信息化,开辟执法工作“新车道”。

通过执法装备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信息采集便捷化、执法布控精准化,完善执法装备配备。依托非现场执法系统、开展电子巡查、无人机巡查等数字化科技执法,强化现场证据收集,建立高水平监管网络,推动形成“数据布网、精准打击、源头治理”新模式。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全面启用安徽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和治理超限超载综合管理平台,落实执法案件“线上+线下”执法检查流程办理。按照制定的月度及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开展数据分析研判,提升执法效率,将执法计划、非现场执法、案卷登记等常规工作纳入执法信息系统,规范执法程序,实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

下一步,马头超限超载检测站始终坚持“执法为民、服务发展”理念,以深化“四基四化”建设为总体目标,扎实推进交通执法123新模式,着力转变执法观念、提高素质能力、规范执法行为、优化执法方式,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争创一流”作出新的贡献。

(杜雪)


安徽网六安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