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治超举措,维护货运发展

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是公路桥梁的“第一杀手”,也是道路运输安全的重大隐患。治超工作是保障公路安全畅通的治标之举、治本之举,更是保障经济发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平安出行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六安市交通执法支队不断提升治超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技化水平,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道路运输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货车超限率长期稳控制在1%以下。

深入推进联合治理。加强路面治理“一路三方联动”,严格治超站点24小时不间断执法,规范不停车检测点执法流程,全面实施收费站入口拒超,实现“数据共享、处罚闭环”。强化源头管控,督促指导货运源头单位配备货车称重检测和监控设备,确保规范按标装载。加大区域治理“多方联动”,健全完善省、市跨区域间的协同治理机制,深化交通、公安、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跨区域案件线索抄告、信息共享,处罚反馈机制,实现全链条闭环管理。

强化数据监测分析。紧紧围绕年度治超工作目标,建立治超激励与约束机制,扎实开展季度治超数据监测评价,超限率、设备联网率、案件查处率、收费站违法超限行为报告率、“一超四罚”处置等情况量化评分通报。结合“一超四罚”典型案例,组织企业管理人员、源头企业负责人、货车驾驶员开展集中培训和普法宣教,现场解答货运经营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提高规范经营管理能力,帮助从业人员深刻认识超限超载的危害性和治理的必要性,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助力经营者安全、健康、有序发展。

优化执法服务水平。主动适应新形势下治理货车超限超载违法运输新要求,秉承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理念,以柔性执法为切入点,持续推进交通执法123新模式,注重执法过程中正面教育引导,切实维护货运司机合法权益,帮助解决急难愁盼,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同时,充分发挥司机驿站基础设施设备功能,为货运司机和户外劳动者提供休息、充电、加水等10多项免费服务,及时排忧解困,结合典型案例,开展法治宣传,增强法律意识,促进合法运输,让货运行业群体切身感受到交通执法的关心关爱,大力营造共同参与、共同治理、共同监督、共同享受的治理超限超载工作格局。

(杜雪)


安徽网六安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执法,治理,治超,超限,货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