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10日起,马克思主义学院近20位思政导师以“弘扬雷锋精神 书写亮丽青春”为主题,通过多元化的工作设计与实践活动,带领青年学子走进雷锋精神的时代画卷,推动雷锋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绽放新光。
课堂浸润:以情育人,深悟精神之源
在理论课堂上,思政导师们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互动探究激发学生思考。刘雨、陈群两位老师以“雷锋生平问卷”开启课堂,通过讲述雷锋故事、朗诵《雷锋日记》选段,带领学生从平凡事迹中感受伟大品格。课堂以“平凡人生”“珍贵日记”“精神永恒”“青年担当”四大篇章层层递进,结合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对雷锋的赞誉,以及皖西学院师生在学雷锋纪念日中的志愿服务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学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践行雷锋精神。
卢会老师则通过“课前任务驱动+课堂多维互动”深化学习成效。她提前一周布置学生搜集雷锋故事、品读日记,并通过学习通平台调研学生思想动态。课堂上,以诗歌《你,浪花里的一滴水》为引,通过时间线梳理雷锋生平、学生分享日记感悟、线上讨论雷锋精神内涵等环节,将历史与现实贯通。最后,全体学生齐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将课堂推向高潮。“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的信念在歌声中扎根心田。
实践赋能:知行合一,书写青春答卷
理论落地有声,行动彰显担当。袁树老师创新开设《学习雷锋精神,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实践课堂,将雷锋精神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于月亮岛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活动前期,班委动员、分组策划、安全预案有条不紊;实践中,学生分为10组,在学校南门至计时塔路段开展护栏清洁、垃圾清理等劳动服务。活动尾声,学生们围坐分享雷锋名言与劳动感悟,从“螺丝钉精神”谈到“共建美丽校园”的责任,将精神认知转化为行动自觉。
薪火相传:凝聚力量,赓续精神血脉
“雷锋精神跨越时空,是青年成长的灯塔。”思政导师工作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通过“沉浸式课堂+实践育人”双轨并进,不仅增进了学生对雷锋精神内涵的理解,更推动其在志愿服务、专业学习、社会服务中主动担当。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思政导师工作创新,引导青年学子以雷锋为镜,把理想信念融入民族复兴伟业,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文/马荣 图/刘雨 袁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