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学院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青春挺膺担当 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赴金寨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深化实践育人和“大思政课”工作成效,引导广大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6月27日至7月5日,皖西学院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青春挺膺担当 助力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团委副书记龚子瑞的带领下前往金寨县开展科技科普志愿服务活动。

校园探秘科技海,笑语点燃求知梦。6月27日上午,实践团首站来到金寨职业学校,与该校举行“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授牌仪式。职校学生处负责人刘荣刚表示:“这样的科技科普活动对职业教育学生学习成长大有裨益,期待今后与皖院开展更多合作交流。”科普活动随着无人机的升空拉开帷幕,学生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航模飞行表演,争先恐后地前来操作体验。在科学秀环节,志愿者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震撼的液氮爆炸演示,当液氮遇到热水瞬间汽化,产生巨大的白色气团时,现场爆发出阵阵惊呼和掌声——“太神奇了!就像变魔术一样!”互动体验区志愿者们操作着机械臂、智能小车等设备,学生们排队操作设备,眼中闪烁着对科技的好奇与渴望,志愿者岳耀深有感触:“学生们对这些科普设备特别感兴趣,不断追问技术原理,他们的求知欲让我们感动。”

真情融汇特殊爱,科技无碍暖人心。当天下午,志愿者们来到金寨特殊教育学校。孩子们虽言语有限,却用灿烂的笑容和激动的手势表达喜悦之情。一名听障学生反复抚摸3D打印的小动物模型,另一名视障学生在志愿者引导下“听”机械狗的脚步声。活动结束,家长们激动地拉着志愿者的双手表示感谢。潘校长动情地说:“你们带来的不仅是科技,更是对特殊群体平等友爱的关切。”这一刻,科技不再是冰冷的设备,而是传递温暖与希望的桥梁。

校地携手育新苗,共绘振兴新图景。7月4日至5日,实践团先后走进金寨司楼社区、郑岭社区和六安三里桥社区,为小学生及家长带来沉浸式科技体验。智能车竞速、范式发电静电机演示等科普设备引得孩子们连连惊叹,家长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小朋友李浩宇连续答对三道科普题,获得3D打印的恐龙模型后兴奋地满场奔跑。孩子家长王阿姨感叹:“时代发展太快了,加上大学生这么热情,把高科技产品送到孩子们面前展示,我孙子昨晚还梦见机器人呢!”

从校园到社区,从普通学生到特殊儿童,实践团用科技的力量连接起不同群体,也将“自找苦吃”的汗水转化为收获的甘甜。志愿者李采峰感慨道:“当孩子们追着问‘明天还来吗’,我突然明白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意义。”青年学生“三下乡”,实践奉献新时代。此次金寨之行,既是科技科普的实践课堂,更是青年学子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未来,机械学院将继续以专业赋能乡村,让青春在服务人民的热土上绽放绚丽之花!

(文图/龚子瑞)

安徽网六安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科技,科普,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皖西学院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