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智造兴农”实践团赴六安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引导和鼓励广大电信学子在社会大课堂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勇担时代重任,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近日,皖西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智造兴农”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六安市开展了为期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聚焦“智慧农业技术应用与推广”,旨在深入了解当前智慧农业在革命老区的落地实践、面临的挑战以及广阔前景,引导青年学子运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深入田间地头,感知智慧农业脉动

实践团将理论知识与农村实际紧密结合,足迹遍及六安市多个乡镇、现代化农业园区和农业科技企业。在六安市开发区名勇果树种植场,成员们实地参观了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以及农业物联网控制中心,详细了解了传感器监测、大数据分析、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在作物种植、环境调控、病虫害预警等方面的应用成效。成员们还亲手操作相关设备,亲身感受科技为传统农业带来的深刻变革。

产学研融合,服务地方发展需求

实践团不仅注重实地考察,更强调“研”与“做”的结合。团队与当地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及普通农户进行了多场深度座谈交流。交流中了解到,六安市作为农业大市正积极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但也面临着技术应用成本高、人才短缺、小农户接入难等实际困难。基于调研发现的问题和当地需求,实践团依托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背景,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支农服务活动。

青春汗水浇灌,实践收获丰硕

通过本次实践,团队成员真切感受到了乡村发展的强劲脉动,深刻理解了科技创新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作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霖婧同学感慨道:“书本上的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在农业领域真实发挥着力量。看到农民用手机就能‘掌控’大棚,觉得我们学的知识真的有了用武之地!”祝宝斌同学表示:“了解到智慧农业落地中的现实困难,更激发了我的责任感和求知欲。未来要继续钻研,让科技更接地气。”

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将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是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通过此次六安之行,“智造兴农”实践团成员们深刻体会了国情农情,磨炼了意志品格,也充分发挥了专业所长,为智慧农业的推广应用、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了青春智慧。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将持续组织此类实践活动,鼓励更多学生以实际行动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文/祝宝斌 图/高霖婧 查梦娜)

安徽网六安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农业,六安市,社会实践活动,皖西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