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六“心”连“心” 群众有“医”靠,上海市胸科医院专家团队来皖卫附院(市二院)开展义诊活动

在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建院40周年之际,为深化上海市与六安市对口合作,助推六安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5月9日,上海市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胸外科、肿瘤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来到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公益健康服务活动,传经送宝,交流学术经验,让六安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上海的优质医疗资源。

沪上名医团皖西坐诊解民忧

“医生,我反复咳嗽快一个月了,止咳糖浆、消炎药吃了不少,可还是不见好,到底该怎么治啊?”“主任,我最近经常感觉心脏突然揪着疼,这会不会有大问题?”今日上午,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内科楼一楼人头攒动,来自上海市胸科医院的专家团队刚落座,便被闻讯赶来的群众团团围住,一连串急切的问诊声此起彼伏。

此次坐诊阵容堪称 “豪华”,上海市胸科医院派出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胸外科、肿瘤科等多个重点学科的资深专家。他们当中,有的是在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深耕数十年、成功完成数千例复杂手术的学科带头人;有的是在肿瘤精准治疗方面颇有建树、发表多篇国际权威论文的专家骨干。面对患者们期盼的目光,专家们迅速进入状态,详细询问病情、仔细查看病历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医学原理向居民解释清楚。在胸外科问诊台前,患者刘女士拿着就医资料向专家咨询病情,“我就打算去上海找专家问诊,没想到专家来到家门口了。”专家仔细比对影像后,结合她的症状,给出专业建议:“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要进一步检查。别太担心,保持良好心态也很重要。”这番细致的诊断和暖心的安慰,让刘女士原本悬着的心放下了大半。自沪皖医疗合作开展以来,越来越多像这样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皖西地区,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顶尖的医疗服务,切实解决 “看病难、看名医更难” 的问题。

教学查房传经验 学术交流谋新篇

当义诊活动接近尾声,专家们顾不上休息,立即奔赴医院病房开展教学查房。在心血管内科一病区病房,专家俯身查看患者的病历资料。今年82岁患者高奶奶于10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喘、心慌症状,曾被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房颤动”,并做了PCI手术,后期多次因心衰住院治疗过。近期出现病情反复并加重,再次来到医院住院治疗。

鉴于此,上海专家向在场的医护人员详细讲解疑难病例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案,与该科室医生展开深入讨论,建议给予低盐饮食、纠正心衰,控制心室率,抗血小板调脂等综合治疗方案。每到一处,专家们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倾囊相授,现场医护人员纷纷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不时就关键问题进行提问。教学查房结束后,专家们又与相关科室负责人围坐在一起,开展学术交流。他们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科发展趋势,围绕医疗技术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上海市胸科医院心脏外科专家分享了微创心脏手术的最新技术和操作要点和临床应用案例。双方还就建立长期协作机制、远程医疗会诊等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为进一步提升皖西地区医疗服务水平谋划新路径。       心脑血管疾病呈“年轻化”趋势如何预防?上海专家给予建议

针对心血管疾病高发和趋于年轻化的现状,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秦牧表示,心血管疾病年轻化其根本原因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近二十年来大家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烟酒过量,加之工作生活压力大,同时又普遍缺乏运动,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持续高发。       因此,有上述因素合并家族病史的高危人群应进行积极预防和自检。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一旦发生心肌梗死,通常起病急骤、症状凶险、早期猝死率较高。除了积极自救与他救,赢得最佳治疗时机外,心肌梗死后应进行合理的康复和随访管理,从心肺功能评估、运动锻炼、膳食营养以及精神因素的护理等多方面进行康复治疗。

此次“沪六‘心’连‘心’”公益健康服务活动,不仅是一场医疗服务,更是沪皖两地医疗协作的生动缩影。未来,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还将继续深化与上海市胸科医院的合作,通过专家坐诊、学术交流、技术帮扶等多种形式,持续提升本地医疗服务水平,为皖西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六安新周报 江亚男 谢昕)


安徽网六安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专家,医院,皖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