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落单的幼鹤在霍山县单龙寺镇扫帚河湿地上觅食。
2020年12月2日,落单的幼鹤在湿地上空飞舞健身。
2020年11月11日,一只随着鹤群南迁的小白鹤因体力不支停留在大别山区霍山县单龙寺镇扫帚河湿地上。
白鹤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全球现存数量仅4000只左右。每年11月左右从西伯利亚飞越5000公里,前往江西鄱阳湖越冬。这只掉队的小白鹤,已随父母飞了4800多公里,在距离目的地还有最后200公里的单龙寺扫帚河湿地,停留下来。
2020年12月2日,单龙寺镇青年志愿者们在湿地上投放鸟食。
2020年11月30日,村民刘光福划船在湿地浅水区投放鸟食。
东风桥村村民刘光福干完农活回家途中发现了这只小白鹤。他立即联系有着多年拍鸟经验的驻村扶贫干部胡春雷和常年居住于此的摄影师张红兵、旌阳夫妇。胡春雷安排好村里的工作,驱车赶到湿地拍摄图片,立即向单龙寺镇党委、政府报告。镇党委、政府及时安排林业站上报相关部门,通过图片对比,确定这是一只鹤龄不到一年的幼年白鹤。镇里给最早发现幼鹤的刘光福送上150斤鸟食,委托他给幼鹤投食。每天早上,刘光福敲打着盛放鸟食的搪瓷盆,慢慢接近幼鹤投食;傍晚,刘光福又划着小船,将鸟食投放在湿地浅水区,吸引幼鹤夜间在浅水区休息,防止陆地野兽侵袭。拍鸟爱鸟的志愿者们轮流前往湿地拍照记录幼鹤成长过程。
几天里,当地政府与爱鸟志愿者们一起通过微信、电话联系到安徽大学、安徽省自然保护管理站、江西省鄱阳湖候鸟保护区的专家和中国鸟网资深鸟友,请教白鹤的生活习性,商讨保护措施。
2020年11月30日,刘光福(前)端着鸟食前往湿地投放。张红兵(后左)、胡春雷(后右)背着相机前往拍照记录。
2020年12月2日,几只鸭子从幼鹤身边游过。在湿地上生活了20余天的落单幼鹤,已和湿地上的水鸟、家禽和谐相处。
2020年12月2日,单龙寺镇青年志愿者韩以月(右三)在给村民介绍过境大别山越冬的常见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2020年12月2日,胡春雷(左)、张红兵(中)、旌阳(右)在微信上查看鸟类专家提供的幼鹤保护意见。
如今,这只落单的幼鹤在单龙寺镇湿地上已生活了20余天,期间虽有鹤群经过,但这只幼鹤并未随鹤群离去。随着天气逐渐转冷,当地政府根据专家意见,对这只落单的幼鹤采取就地保护。落单的幼鹤,牵动着众多干群和爱鸟人士、鸟类专家的心,大家给这只幼鹤起了个浪漫的名字“单丹”。村民们得知幼鹤喜食菜叶,将幼鹤活动区域的油菜地停施农药;出差外地的中国鸟网安徽版版主温跃东每天通过微信和胡春雷、旌阳联系,提出保护建议。近期还将带领爱鸟人士、鸟类专家到单龙寺实地察看,为幼鹤如何平安越冬做好准备;镇党委书记汪明勇带领志愿者们走进库区湿地,清理垃圾,在湿地上大面积撒放鸟食,为迁徙歇脚的候鸟提供充足的食物。(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陈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