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皖西日报报道 7月7日上午,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在舒城县棠树乡黄岗村上演。该村党支部书记张申应以实际行动,将“人民至上”的庄严承诺书写在湿滑的村巷与温暖的守护之中,生动诠释了“无事”找书记机制在关键时刻的强大生命力。
当天上午9时许,炎炎夏日,阳光炽烈。黄岗村独居老人周家珍在家中突感胸口如巨石压迫,呼吸困难,冷汗瞬间浸透衣衫。长期饱受心脏病及多种慢性病折磨的她,情况万分危急。情急之下,老人用颤抖的手指,按下了手机里最熟悉的号码——村党支部书记张申应的“无事”找书记24小时热线。
“张书记,我……我这边很不舒服,能……能过来一趟送我去卫生院吗?”电话那头,老人微弱而急促的声音传来。此时,张申应正顶着热浪在另一村民组走访。“群众有事即刻到!”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刻调转方向,冲向周家珍家。
赶到现场,眼前的景象让张申应心头一紧:老人面色青紫,呼吸艰难。他立即俯身温言安抚:“周大娘,别怕,我来了,这就送您去卫生室!”同时,他迅速联系村卫生室做好紧急接诊准备。时间就是生命!他小心翼翼地将老人搀扶起来,用自己并不宽厚的肩膀作为支撑,半扶半抱,艰难而坚定地将老人“挪”向停在院中的电动车。烈日下,这段不长的路,每一步都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
抵达卫生室时,医护人员已严阵以待。汗水浸透衣衫的张申应没有离开,他清晰地向医生说明老人既往病史和发病时的详细状况,为快速精准诊断提供了关键信息。“幸好你们送来及时,如果再晚一点后果不堪设想。”医护人员心有余悸地说。经紧急救治,老人病情初步稳定。劫后余生的周家珍紧紧拉着张申应的手,哽咽道:“太感谢了!没有张书记,我这把老骨头今天怕是熬不过去了……”
“群众脸上的笑容,就是我们工作最大的价值。”面对赞誉,张申应的回应朴实而坚定。这次生死时速的救援,是棠树乡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生动缩影,更彰显了“无事”找书记机制在危难时刻迸发的强大力量。它早已超越了字面“无事”的范畴,成为群众随时可依、有难必应的“定心丸”。
下一步,棠树乡将进一步创新构建“网格化+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特别是完善重点人群关怀机制,在极端天气等特殊时期,强化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慢性病患者等弱势群体的主动走访和关怀力度,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切实将“无事”找书记的温暖承诺,转化为守护一方平安的坚实屏障。(王韬 记者 黄雪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