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六安消息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中国春节的传统节奏。传染性极强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民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作。尽管疫情尚未结束,但这段时间疫情防控的实践表明,在中国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人口高强度流动的背景下,及时有效地获取高质量、精细化的人口数据,对打赢这场抗疫防疫战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人口结构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未来的大政方针,比如经济问题、养老问题、公共卫生以及医疗服务问题、以及中国产业变局等。
目前,距离第六次人口普查已经过去10年了,10年间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统计2010年中国老年人口总数为11894万人,2019年中国老年人口总数为17603万人,9年时间中国老年人口增加约5700万,而2000年到2010年,中国老年人口仅增加约3100万,以上数据充分表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在加速,从人口老龄化的增速进一步论证了中国老龄化进程正在以创纪录的速度变化,到2050年,中国的总人口至少减少一个亿。10时间过去,中国的人口数据已经模糊不清,因此中国急需最新的中国人口数据,以便国家制定合理的政策方针。每次全国人口普查都受到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作出表率。习总书记11月2日在北京中南海参加人口普查登记,安徽省省委书记李锦斌也于同一天在合肥参加人口普查登记。
早在2019年10月,国务院就印发《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定期开展人口普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明确规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也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摸清人口“家底”的一次全民行动,对于准确把握中国人口变化趋势、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孙子兵法·谋攻》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第七次全人口普查”和2019年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就是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两次“知己”大调查。
此次人口普查登记11月1日零时正式启动,新增了“公民身份号码”作为普查内容,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应用于普查全流程中,成为保护公民隐私的屏障。以电子化方式现场登记,实时上传至国家数据中心。在一定程度上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时效性较强的数据。收集、分析和可视化人口流动数据为此次战“疫”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及早还全国人民一个祥和安宁的家园。(韩摆渡镇 李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