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集区姚李镇:“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 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近年来,姚李镇以织密建强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为统领,紧紧围绕“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创新乡村治理体系,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突出党建引领,下好服务群众“一盘棋”。姚李镇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引领作用,引导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驻村干部、乡贤能人、退伍军人、返乡优秀青年、志愿者等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积极探索“党建+网格化治理”模式,有效解决了基层社会治理“看得见”、“管得着”、“进得去”的问题。强化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网格长、网格员队伍,推动治理力量向基层下沉,让干部做群众工作有了“抓手”。同时,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网格化管理中来,强化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通过优化整合辖区17村建立基层治理微信平台。按照片组的组织架构,建立镇、村、组三级信息联络群,对于不会使用微信的孤寡、独居老人,明确由居住在附近的村民“结对子”,帮助代为反映诉求、传达信息,确保通过微信群能够联系到所有群众,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平安建设、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有机融合。

强化法治保障,汇聚服务群众“一条心”。利用党员志愿服务、矛盾纠纷调处、爱国卫生月等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积极组织开展“送理论、送文化、送法律、送健康、送服务”等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常态化夜巡上门入户走访、农村大喇叭等方式,开展法律法规、防范电信诈骗、防范养老诈骗等平安建设宣传。建立定期走访制度。明确镇村干部要加强与联系户日常交流,对重点联系户定期上门开展走访,平时经常性通过微信、电话加强联系。建立民情处置机制。各行政村党组织每月定期组织民情分析会,调度研判社情民意,听取村民小组长、代表、网格员意见建议,村组两级能解决的就地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上报镇里跟进解决。截至目前累计解决群众各类矛盾182起,服务特殊人群45次,收集社情民意320起,宣传政策法规890次,累计发现问题3573起,已办结3556起,办结率为99.5%。初步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和谐氛围。

推进自治强基,串联服务群众“一根线”。姚李镇坚持和完善村规民约,把党组织对乡村治理的领导落到实处,推动村规民约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持续开展好“最美家庭”“最美婆婆”“最美媳妇”“最美创业女能手”评选活动。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开展道德评议等,不断提升村民道德素养,引导群众自觉践行文明新风尚,让群众明白参与自治的方式和途径。全面推广“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实行“阳光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监督、党员群众监督”的村级事务民主管理机制。组建由镇村党员干部、派出所民警、网格员等为成员的群防群治队伍,在节假日、重点时段,加强重点部位、重点领域社会面防控,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扎实开展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等特色创建。开展人居环境、乡村文明等特色主题“积分”活动,将群众的行为进行细化和量化,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化新风,实现了乡村“治理美”。(徐维刚)

安徽网六安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治理,群众,基层,党组织,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