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安市叶集区姚李镇把党员教育培训作为提升党员能力素质的重要抓手,结合党员需求,实施学、育、用全流程递进式培养,不断推动党员教育工作走深走实。
延伸“资源链”,全覆盖学。聚焦问题导向,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针对性课程“套餐”研发,将“线上学+线下学”和“集中学+分散学”相结合,打造立体化、多维度的学习课堂。依托区委党校、党群服务中心、红色之家、党员微家等阵地建设,打造红色“充电站”,为党员提供学习生活交流的开放空间。利用安徽先锋网、六安组工、微信群直播等线上平台,实时推送党员学习内容,覆盖全域建设远教站点18个,不断向非公企业、两新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延伸,构建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指尖课堂”。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产业资源、旅游资源等“活教材”,开发特色“田间课堂”,精心组织农业专家、种植大户等抱团送“经”上门,现场“手把手”教,“面对面”学,让党员教育触角延伸到服务群众上来。今年以来,共推出“田间课堂”3场,覆盖党员60人次。
完善“培训链”,全周期育。聚焦需求导向,统筹考虑各类党员实际,坚持分层落实学习内容、分类确定学习方式。对全域党员教育培训实行“一盘棋”管理、“一揽子”规划、“一体化”建设,对培训计划、资源、课程等进行统筹管理,开发一批优质课程,打造一批教学路线,建强一批师资力量,强化培训成效。依托区、乡镇、村三级教育培训主体,同步发力、分类施策、聚力建强,区级层面抓好培训示范班、主体班,乡镇街层面聚焦骨干党员教育培训,各村依托远教站点分层分类开展针对性教学,确保各级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加强教员与党员的双向交流,注重发挥党员能动性,积极安排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变传授式为发散式,将培训课堂由“一言堂”变为“群言堂”,使党员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增进对培训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今年以来,共组织各类专业培训4次,开展集中研讨活动7次。
强化“实践链”,全领域用。聚焦效果导向,定期跟进督导,完善配套服务,不断提升学用成效。将党员教育培训成效转化为服务群众实效,依托“无事”找书记、领导班子驻村包点等制度,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开展政策宣传、矛盾调处、环境整治、产业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用生动实践上好党员教育“一线课”。强化乡镇、村、网格三级协同发力,构建“党委—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居民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组织党员担任网格员、村民组长,以反诈宣传、环境整治、医疗义诊等专题活动为辅线,丰富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在机关、非公组织建立党建指导员制度,常态化到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以党建引领服务高质量发展,同时引导非公企业党员主动参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0余场次,10余名非公企业党员发挥先锋作用,受益群众达200人次。
(马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