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叶集姚李双红村:基层治理产业兴 和美乡村绘画卷

近年来,叶集区姚李镇双红村在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进程中,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致力于乡村基层治理,村风蔚然,民风淳朴,有效地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绘就出一幅幅村美民富产业旺的和美乡村崭新“画卷”。

创新基层治理营造文明新风

“三微”教育强思想。为了让基层治理、和美乡村、富民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庭,双红村两委有机地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采用了微宣讲、微课堂、微故事“三微”教育,把党建阵地建成党群活动中心,党员学习场所、民主议事聚集地和先进文化传播点,让“三微”教育入户、入心、入脑,点亮了群众文明守法的一盏“心灯”。党建阵地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载体,用健康向上直达百姓心灵的语言为“传播器”,在“放大音量、吸引流量、汇聚正能量”上讲好基层善治惠民利民政策,涵养村民向上向善的文明乡风。

“三零”创建铸平安。该村积极开展基层善治工作中,做到零上访、零案件、零矛盾“三零”创建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德高望重的老村干、乡贤、老教师与新时代文明志愿者等,组成道德文明评议组织,“沉浸式”地用通俗易懂、百姓听得明白的语言传播给乡亲们,有计划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民法典》、《婚姻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深入人心,并结合身边案例造成的危害讲给百姓听,引导群众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依法保护自己,营造村民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该村为了弘扬良好的文明新风,每年都开展一次“好婆婆好媳妇”、“遵纪守法文明户”、等方面的先进典型表彰活动。“我们村结合乡村基层治理、弘扬文明新风、遵纪守法等典型,每年进行一次表彰大会,让百姓在潜移默化中学典型、守规矩、守底线,为打造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和美乡村汇聚力量,我们的美好愿景正在实现”。村党支部书记高新萍说。

“三早”行动促和谐。据了解,双红村拥有4180人,940户、26个村民组,105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该村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注重在矛盾纠纷排查上下功夫,坚持从早预防、早排查、早解决“三早”入手,对于农事纠纷、邻里纠纷等鸡毛蒜皮小事,道德文明评议组与村干部、网格员协同一致及时解,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力争第一时间把矛盾化解为“零”,让乡村更加文明和谐。

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

“三兴”赋能添活力。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中,该村铆足劲头立足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生态振兴“三兴”发力,描写一幅汲河两边水清岸绿,田野村庄生态美的绿色画卷。让百姓看到希望得到实惠。近年来,该村在推进“党支部+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先后引进安徽鲜必达果蔬公司一二期项目,形成了扩大了小南瓜、红薯等,农产品分拣、仓储、冷链规模,除了通过抖音、京东、拼多多、美团等网络平台销售外,从大别山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如今,村办起了果蔬加工厂,俺们留守妇女既可以照顾老人孩子,每个月又能挣2500多元钱,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留守妇女邓家平说。眼下,该村在鲜必达公司上班的有20多人,她们按时打卡上下班,每月能挣2000至2500元补贴家用,已经感到很满足了。

目前不仅销售到合肥、南京等地生鲜超市,还把优质的农特产品送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实现农业产业链升级,确保农特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上安全健康营养,实现互利互惠互赢发展模式,可直接带动姚李镇周边5000余户农户增收。从而拉动冷链、包装、运输,产品深加工等相关产业链条,间接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余人,既提高了村集体收入,又让群众足不出村家门口“领薪”,拓宽了群众“家门口”致富门路。

(程度厚)

安徽网六安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治理,基层,特色产业,姚李镇双红村,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