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集区三元镇:扛牢防汛稳粮责任,全力保障夏粮丰收

自7月10日以来,叶集区三元镇遭受持续暴雨,大面积农田被淹、多处农田被冲毁,农业损失巨大。农业产业遭受到严重损失,农作物和农业设施不同程度受损,为全力做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竭力帮助受灾群众早日恢复正常农业生产生活秩序,三元镇迅速响应,第一时间组织农技专业力量深入一线指导农业基地、农业大户、重点农业场所等开展农业灾后生产自救工作。

超前部署,压实责任落实举措。三元镇高度重视农业防汛救灾工作,今年3月就召开了春季农业生产暨防灾减灾救灾会,研判全年灾害形势,提前部署工作。汛前先后印发农业防汛工作方案、农作物抢收抢种预案等,强化农业防汛防灾重点工作。及时成立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防汛工作格局。充分利用党小组“板凳会”、村民大会、宣传栏、广播、微信等形式,广泛宣传防汛抗旱、避灾减灾等应急常识,不断增强群众防汛抗旱意识和警觉性。同时,紧盯重点,开展全覆盖安全隐患排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第一时间设立警示牌,并及时跟进整改,确保隐患排查到位、整改到位。

协调资源,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洪水退却后,三元镇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奔赴一线,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引导群众及时做好水渠修复、排水等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财产损失,恢复生产生活。同时,组织发动干部、党员、群众,出动机械、人力开展农业生产设施清理恢复,疏通田间地块排水沟渠,提高沟渠排涝和灌溉能力,截至目前,根据各村社灾后反馈情况,全镇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282.82公顷,成灾面积达76.69公顷,农作物绝收6.33公顷。镇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迅速行动,组织农技人员下到田间地头,农业办主任和农技所所长带队下村查看农田受灾情况和灾后农业技术指导,在受灾的田间解答了大户们的问题,并给出详细的补救方案:加强水稻肥水管理,增施叶面肥,尤其要加强对后期可能出现的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瘟病等病害的监测预防。

精准摸排,推动全程化政策服务。镇农业办在灾后第一时间收集各村受灾情况,并在下村进行灾后技术指导的同时,摸清受灾区域,并联合国元保险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查勘。在理赔过程中,查勘及时、定损合理,为受灾农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并每日跟进灾后农业保险理赔服务数据,确保农险政策落到实处,截至目前,镇农业受灾保险赔付已全部到位。高效贴心的保险理赔服务,让受灾农户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同时,三元镇迅速吹响了生产自救的号角。依托全程农事服务,组织各村社的“田管家”、“田小二”、网格员及文明实践志愿者开展生产自救,清理田间冲积物和各水渠的淤堵物,恢复耕作条件;对各处田坎、渠堤进行抢修工作,竭尽全力减少农作物损失,确保粮食作物、蔬菜瓜果不误生产。截至目前,修复水毁道路3130米,河堤3130米,疏通堵塞沟渠2.3公里,破裂沟渠修复也正在有序进行中。

下一步,三元镇将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全力抓好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工作,力保夏粮安全。一是既抓田管、也抓播种。指导受灾地点分类施策,提升苗情。抢晴播种,确保中稻意向面积落实到位。二是既抓修复、也备双抢。抓紧修复受灾农业设施,抓紧恢复生产秩序。提早做好“双抢”农机、物资和技术准备,确保“双抢”工作顺利开展。三是既抓防汛、也备抗旱。通过“一库一策”,精准调度蓄水情况,抓住最后一次降雨时机,为下半年抗旱工作多蓄水、蓄满水。四是既抓面积、也抓单产。压茬推进晚稻和秋杂粮生产,确保完成全年面积任务。

(姜宇)

安徽网六安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农业,落实举措,技术服务,三元镇,防汛稳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