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叶集区姚李镇抢抓晴好天气,组织人员积极实施渠道清淤疏通除障工作,并对洪涝造成水毁的渠段进行修缮、加固,切实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为早稻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该镇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与群众齐心协力、冒着高温、千方百计抗旱保生产,全力做好抗旱保灌溉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洪涝与旱灾带来的影响和损失,打好这场抗旱保苗夺丰收的硬仗。
近日,夏末秋初时节,姚李镇长塔寺、光华、汇文、红星、长湖、关山等,村民们有的正在手持铁锹、镰刀,将渠道内的淤泥、杂草一一清理干净,有的动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确保渠道水流通畅、灌溉无阻。“大家再出出力,这条水渠疏通了下面田地就有水灌溉了。”汇文村党支部书记李道军一边铲除淤泥,一边鼓励群众。为了缓解旱情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打通抗旱灌溉“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该镇已经维修渠道1700米左右。
据了解,姚李镇共有支渠5条、2条干渠、全长共50多公里。由于水渠长期承载着周边农田的引水灌溉任务,再加上前期洪涝引起水渠开裂破损渗漏严重,如不及时维修已无法满足村民引水灌溉需求。为解决这一难题,该镇洪涝过后及时组织人员做好水毁沟渠设施修缮工作,为农田灌溉提供坚实保障。
“这7条水沟全部修好了,基本上保证了全镇所有的高标农田和基本农田农业灌溉;只要小(二)型水库里面有水源,都能够保证到下面的基本农田灌溉用水,确保水稻能够丰产丰收。”姚李农业中心高级农艺师方中说道。
在火热的抗旱现场,长塔寺粮农陈义阔的上衣被汗水湿透,他看着自家田地里的水汩汩地流淌着,心里格外滋润。“持续的高温天气,我家的秧苗没有足够的水灌溉叶子都蔫了,我真的是愁死了。幸好镇村干部及时组织群众对水渠进行清淤、维修、疏通,水渠里的水流得很急,天再旱收成也有保障了,真是太谢他们了。”陈义阔激动地说。
下一步,姚李镇将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继续开展渠道清淤、清除杂草等工作。水利部门将加强对现有水源的管理和调度,保障农业生产灌溉用水,全力为农业丰产、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程度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