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岗街道:“板凳会”上话家常 架起干群“连心桥”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平岗街道依托“板凳会”会议制度作为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通过干部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的形式,收集并回应民意,发现并解决问题,共同商讨乡村振兴工作举措,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板凳会”成为政策宣传“传声筒”。板凳会常态化在村民聚居区开展,没有会议室、不照稿子念,各村社在村里文化广场、群众家里召开“板凳会”,村干部与村民坐着板凳、围成一圈,说事议事,现场气氛热烈,参与的群众逐渐从“倾听者”变成“发声者”。村干部结合秋收秋种、医保政策、安全生产、电信诈骗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用在群众身边发生的实例,在拉家常的讨论中,使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和法规。在双向的互动过程中,让群众及时掌握乡村振兴的前进方向,深入了解基层工作,主动参与并支持平岗发展的各项事业中。

“板凳会”成为诉求解决“新阵地”。通过“板凳会”与群众“零距离”,现场倾听群众心声,了解居民所想、所盼、所疑,关心到村民的“心坎上”。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同时,与群众一起商讨。在你一言、我一语中,让村干部在抓乡村振兴工作时有了更好的出发点。对于“板凳会”上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能现场答复和解决的现场答复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梳理后形成“急难愁盼”问题清单,及早谋划,尽快解决,为群众及时提供一个提出问题的平台,解决问题的通道。为民办事,打造诉求解决“新阵地”。

“板凳会”成为压实责任“新举措”。街道通过夜间“板凳会”实现干部与群众面对面办公,把矛盾纠纷解决在一线,工作责任落实在一线,促使党员干部主动做到理论精、政策明、讲得出、办得好,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年以来,辖区内各村社收集各类群众诉求500余条,分类建立台账,已全部盘点销号。针对村“两委”干部,街道还要求村干部利用“板凳会”向群众通报村集体经济发展、当前各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主动接受群众监督,邀请群众点评工作成果,倒逼村“两委”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压实工作责任。

(赵善闯)

安徽网六安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现场,群众,解决问题,“板凳会”,平岗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