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乡村是国家的根基,是民族的记忆,更是无数人心中的乡愁。随着时代的变迁,乡村治理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它关乎着农村的繁荣稳定,关乎着农民的福祉安康,更关乎着国家的长远发展。
乡村治理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社会。这要求我们在治理过程中,既要尊重乡村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底蕴,又要引入现代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强化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领头雁”。陈庵村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基层党组织的引领,推动乡村治理各项工作的落实。
推动村民自治,激发乡村活力。村民自治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形式。陈庵村坚决执行村民自治制度,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通过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形式,让村民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如土地流转至种植大户按村民组召开全体会议,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尊重村民想法,共同决策、共同管理、共同监督,使得土地顺利流转。这样既能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又能增强乡村治理的民主性和透明度。
加强法治建设,维护乡村秩序。法治是乡村治理的保障。陈庵村充分学习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关心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促进产业发展,壮大乡村经济。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石。陈庵村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产业,积极引导农户发展蔬菜水果种植产业、稻田养殖小龙虾、实践“桃林+蚯蚓”种养模式,提升土地的亩均效益。通过产业发展,不仅增加种植户收入,而且产业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村民足不出村便可就业。同时,陈庵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供水供电条件,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陈庵村致力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顺利完成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同时,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农民树立绿色发展观念,改变传统化肥农药使用观念,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乡村文脉。传统文化是乡村治理的灵魂。陈庵村制定朗朗上口的村民公约,引导村民弘扬优秀传统道德和乡风民俗。同时,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通过播放公益电影、鼓励村民参加广场舞比赛,增强乡村的文化软实力和凝聚力。
乡村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村委会、农户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让我们继续携手共进,为构建美丽和谐的新乡村而努力奋斗,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孟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