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叶集区姚李镇: 多彩文化强自信

丰富公共文化空间服务产品,让群众想进来舍不得走;“书画赶集”,把传统文化送到群众身边;办在村里的四季“村晚”,让群众“零距离”享受到文化惠民的福利;……今年以来,姚李镇品质优良的公共文化空间、内容丰富的文化供给,让广大群众乐享其中增添了自信,也为乡村振兴聚集了活力。

优质空间引民心。从“乡村艺校”的多门类艺术普及,到红歌赛事的展现舞台,良好的公共文化空间引来了越来越多的群众走进来,学习新才艺,炫出自信、亮出风采。8月6日,在文化站举办的“姚李商会杯”暨第四届红歌选拔赛事,让来自全镇各村各单位的14位选手同台竞技,现场观看的裕园村李大爷深有感慨,“这些歌声很熟悉,听到他们的歌声,我也想跟唱几句!”

文化站内的各活动室在2023年底升级改造后,公益培训、演出展示、图书阅览、健身锻炼、书画展陈、舞蹈瑜伽等各类功能室更加完善,有动有静的文化空间,强了基层文化阵地的凝聚力,繁荣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024年以来,场所内开展公益课时220余场次,教授学员6800余人次,其他活动50余场次,月接待群众7000余人。良好的公共文化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前来看书、娱乐、健身、赏画、交流,2024年10月,姚李镇综合文化站在全国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等级馆评估定级中获评特级称号。

“书画赶集”近民心。“字里乾坤大”,书法艺术是书写幸福家园、寄托美好情感的载,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和发扬光大。9月26日晚,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姚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镇文体公园举办了2024年“书画赶集”暨书画夜市展,来自六安市、区的书法大家们现场创作书法作品并免费赠送给参加活动的群众,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送到群众身边。“今天本来只是来广场散步,正好看到这次书画展活动,听说免费赠送现场写的书法作品,我特地请书法家给我写了一幅,打算拿回家好好珍藏!”拿到书画作品的裕园村李大爷喜色溢于言表。

姚李镇文化底蕴浓厚,书画传承更是连绵不断,在“老、中、青、幼”等方面的传承和应用成效尤为显著,书法公益培训持续不断,少儿、成人书画展常年举办,依托镇内书法爱好者开展的迎新春送春联活动对全镇17个村实现了全覆盖,真正把书法传统艺术送到了群众身边。书画公益培训每年举办春秋季培训班,少儿书画展已连续举办了5届,在今年1月举办的“乡村振兴谱新篇”姚李镇书画晋市展,共有30位小朋友作品入展;今年12月,姚李镇19位小选手在安徽省第五届少儿书画电视大赛总决赛中参加了书法、绘画类比赛,在300多位选手中脱颖而出,均获得奖项,其中绘画类共有3位获得一等奖。有持续举办的基础培育、有各类层次的展示平台,姚李镇书画艺术的传承培育为创建更高级别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亲民“村晚”聚民心。乡村村晚是指由乡村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乡村文艺演出,演出的内容展现着民间文艺的风采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美好向往,因为主角的亲民性、舞台的近民性、节目的情感共鸣性而备受本地群众喜爱。同时,一场“村晚”因既能展现村民风貌、地方风俗、民家特产,又能带动乡村文化和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广受干群的偏爱。

为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姚李镇把全镇17个村分成4个片区,创新开展分片区农民文艺汇演,发挥“姚李大舞台·想来你就来”文化平台的亲民性,以村为主体,以村民为主角,为村内有文艺特长的居民提供展示机会,把舞台搭在群众家门口,精心办好四季“村晚”,同时在活动中融入农特产品展销、先进典型表彰、书法艺术传承、非遗展演、普法宣传等各种活动类型,让“村晚”成为成为农文旅融合的良好平台,全年开展的4场次“村晚”活动中,场均时长100分钟以上,参与群众演员近100人次,线下观看群众千人次以上,网上直播观众近三万人次,在繁荣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连续十九届的农民篮球赛、走进景区的戏曲非遗展演、与文旅企业联合开展的龙虾啤酒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繁荣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实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增强了基层文化阵地的凝聚力,也让乡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文化自豪感和基层的文化活力直线上升,有力促进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助推了地方经济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共同认可、喜爱的乡村文化可以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能够提振共建美好家园的信心。接下来,姚李镇将继续发扬好文化名镇优势,整合资源,繁荣好文化事业,培育好文化产业,推动文旅游深度融合,把各类文化人才汇聚在一起,用一场场接地气、乐民心的文化活动,让他们在乡村舞台上绽放光彩,进而凝聚群众、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产生出充足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推动优质文化直进农家、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好“文化+”的赋能效应,共同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姚李镇  汤贤才)


安徽网六安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