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李镇关山村:发展集体经济培育乡村振兴内在动力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姚李镇关山村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以科学规划产业、盘活闲置资源、创新劳务经济为突破口,全力推动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内在动力。

产业筑基,科学规划引领高效发展。聚焦本村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林下生态特色种养业,村“两委”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广袤的林地资源,打造了规模化的养殖基地。如今关山村的麻黄鸡、地跑鸡、皖西白鹅特色养殖已颇具规模,年出栏量高50万只。规模化的养殖模式不仅提升了养殖效率,降低了成本,还通过与大型商超、农贸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了产品的顺畅销售,带来了显著的规模效益。同时,关山村结合低产低效林改造的政策契机,积极投身“江淮果岭”项目建设。经过多方考察与论证,选定了适合本地土壤与气候条件的“中桃9号”进行特色种植,种植面积达1230亩。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0万元。

资源增效,多维盘活激活沉睡资产。关山村全面梳理村内的闲置资产。对原万山老村部、原万山小学、原关山轧钢厂的闲置场地与存置资产资源进行了详细的清查登记,建立了完善的资产台账。为了让这些闲置资产重新焕发生机,村“两委”积极对外招商,最终通过租赁的方式,将这些场地出租给有需求的企业和个人,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万元。此外,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土地流转政策,耐心倾听村民的顾虑并逐一解答。集中流转下圩组、万山桥两组共800亩土地。这些流转的土地被整合起来,用于发展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如种植经济作物、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示范园等,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36万元的稳定收入。

服务提质,创新机制拓宽共富路径。打造了“关山劳务、牵手就业”品牌。劳务公司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积极与周边的企业、工程项目对接,组织村民开展有偿劳务输出,实现收入10万元。凭借良好的信誉和专业的服务,成功承建关山农民体育健身广场维修工程,项目金额达30万元。此外,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加村民就业岗位,关山村开发了9 个“人居环境整治”专职保洁员公益岗位。既让村庄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又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有效提高了群众收入水平。

(孙庆贺)

安徽网六安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产业,村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姚李镇关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