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网”兜住万家事 “法治风”吹暖百姓心 ——江家店镇创新实践书写新时代“枫桥经验”答卷

近年来,江家店镇以“枫桥经验”为引领,创新打造“平安守望联盟”,深化法治政府建设,通过夜巡护安、普法润心、矛盾调解等多维举措,构建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治理格局,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心安即归处”的温暖与踏实。

平安守望联盟:夜巡护安,筑牢群众“安全网”

为守护乡村平安,江家店镇整合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派出所民警及网格员等力量,组建“平安守望联盟”,常态化开展夜间治安巡逻。针对集镇街区、学校医院、河道等重点区域,巡逻队通过“亮灯见警、入户问需”的方式,排查安全隐患、盘查可疑人员,2024年以来累计消除安全隐患20余处,盘查车辆30余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此外,镇综治中心牵头开展季节性专项巡查,如“冬季治安夜巡”,结合政策宣传同步推进农村消防、安全生产知识普及,实现“巡逻+宣教”双效合一。

“周四说事”机制:闭环解忧,架起干群“连心桥”

矛盾化解是基层治理的关键。江家店镇以“党建+N”为引领,创新建立“周四说事”暨信访研判机制,每周四由镇党委书记主持,召集综治中心人员、镇直部门、法律顾问等,集中研判群众诉求,形成“摸排—研判—交办—反馈”闭环管理。2024年以来,召开研判会19次,化解疑难诉求37件,化解率达96%。同时,建立台账、明确责任及办理时限,通过交办提示单跟踪进度,确保责任落到实处。2024年以来,如合武高铁征迁工作、相关村土地补偿款发放等民生问题,均在“周四说事”平台上高效解决,获群众点赞。

乡贤助力调解:以情化纷,激活治理“新动能”

江家店镇深挖本土资源,将乡贤能人纳入矛盾纠纷调解队伍,形成“乡镇统筹+乡贤助力”的多元共治模式。乡贤凭借“人熟、地熟、事熟”优势,在土地纠纷、邻里矛盾中扮演“润滑剂”角色。例如,龙门村乡贤余学保每月10日从上海回到村里,主动牵头协调村里的各类群众诉求和矛盾,积极推动龙门村基层治理和谐稳定。同时,镇司法所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建“多彩志愿服务队”,开展“乡村名嘴说法”“好人评选”等活动,以文化浸润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法治政府建设:普治融合,绘就和谐“新图景”

江家店镇将普法宣传融入日常治理,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增强群众法治观念;线上利用微信群、朋友圈推送法律案例;线下开展“法律进村”“法治课堂”等主题活动,覆盖群众超2000人次。此外,“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理质效显著提升,2024年受理484件诉求,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达99.7%,真正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从“平安守望联盟”的夜巡灯火,到“周四说事”的民生议事,从乡贤调解的温情力量,到法治宣传的润物无声;江家店镇以创新机制和实际行动,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愿景化为现实。未来,江家店镇将继续深化基层治理实践,让平安底色更浓、幸福成色更足,书写乡村振兴的“江家店答卷”。

( 张瑞)

安徽网六安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法治,江家店镇,创新实践,“枫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