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街道月亮岛社区:课后托管班解骑手难题 “未爱童行”绘就社区共治新图景

“孩子放学时正是我们接单高峰期,晚上收工又太迟,辅导作业总赶不上趟。现在可好了,社区托管班让娃儿能在大学生指导下完成作业,我们送餐路过就能接送,工作安心多了!”数码步行街外卖骑手王师傅在社区暖心驿站里边充电边感慨。这个毗邻皖西学院的商业街区,每天有数百名骑手穿梭往来,而他们子女的课后教育难题,正通过“未爱童行”项目得到创新性解决。

针对新就业群体“工作时差”与子女教育需求的突出矛盾,月亮岛社区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搭建起“高校+社区+家庭”三方联动的服务平台。每周一至周五18:30-19:30,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化身为“第二课堂”,由皖西学院大学生志愿者为1~6年级学生提供课业辅导。除了辅导作业,志愿者们还开发了“科学小实验”“非遗手工坊”等特色课程,累计已开展机器人编程、黄梅戏体验等素质拓展活动32场次。

这一民生工程背后是社区治理的智慧创新:通过“服务换服务”的良性循环,既解决骑手子女托管难题,又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热情。如今,30余名骑手主动加入“移动网格员”队伍,在送餐途中化身安全隐患“侦察兵”,累计上报井盖破损、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47件。社区还设置了“骑士能量站”,提供饮水充电、应急药箱等10项暖心服务,日均服务达150人次。

“我们正构建‘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服务清单’的精准对接机制。”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昌军说,通过分析辖区12345热线和网格走访信息,已梳理出“错峰接送”“代际沟通”等12类共性需求。下一步将引入专业社工力量,打造“四点半课堂”“周末研学营”等延伸服务,并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兑换体系,让社区治理从“独角戏”变为“大合唱”。

在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商业街区,“未爱童行”不仅托举起孩子们的求知梦,更架起了基层治理的连心桥。当暮色中的骑手们载着食客的期待穿梭时,社区里明亮的教室正点亮着下一代的未来,而这份温暖,终将化作城市治理最动人的底色。

(王强)

安徽网六安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服务,治理,鼓楼街道月亮岛社区,解骑手难题,课后托管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