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集区姚李镇:“板凳”宣讲接地气 “两会”春风润民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深入基层、扎根民心,叶集区姚李镇通过开展“板凳宣讲会”系列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两会精神送到田间地头、群众身边,切实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

创新形式,打造群众身边的“宣讲课堂”。该镇立足基层实际,将“会议室课堂”搬到群众生产生活一线。在村文化广场、村组小院等场所,包片驻村党员干部与群众围坐一圈,以“一张板凳、一杯清茶、一场交流”的形式,面对面开展宣讲。用方言乡音,结合群众关心的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等话题,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农业农村发展、教育医疗优化、人居环境提升等政策要点,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有共鸣。这种“零距离”“互动式”的宣讲模式,既拉近了干群关系,又增强了宣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紧扣需求,传递惠民利民的“政策春风”。该镇坚持将宣讲内容与群众关切紧密结合,聚焦两会精神中与基层发展息息相关的部署要求,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就业帮扶、养老托幼、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热点,开展分众化、精准化宣讲。在鲁大庄回民村,宣讲员结合民族地区特色,重点讲解民族团结进步、特色产业扶持政策;在漫山红村冬枣种植基地,农技专家与种植户共同探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推动科技兴农理念落地生根;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青年志愿者面向留守群体,详细讲解医保报销、高龄补贴等惠民政策申领流程。通过“分类施讲、按需送讲”,确保宣讲内容既紧扣国家大政方针,又贴近群众切身利益,真正让两会精神化作滋润民心的“及时雨”。

凝心聚力,激发共建共享的“行动自觉”。该镇注重将理论宣讲与推动实践相结合,引导群众从“被动听”转向“主动干”。宣讲过程中,包片驻村党员干部既当政策“传声筒”,也做民意“收集员”,通过现场答疑、意见征集等方式,梳理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并纳入工作清单。在“板凳会”的带动下,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主动开展村组清洁行动;育才村乡贤能人积极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全镇17个行政村通过“村民议事会”协商解决道路修缮、沟渠清淤等民生实事30余件。宣讲活动不仅让两会精神入脑入心,更凝聚起干部群众同心共建美好家园的合力,实现了政策宣讲与基层治理的良性互动。

(徐维刚)

安徽网六安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政策,群众,宣讲,姚李镇,板凳宣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