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持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裕安区医保局通过“四项服务管理”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深化“两项服务管理”。着力构建重点人群医疗保障体系,以低收入人口、慢特病患者及重大疾病患者三类特殊群体为服务核心,全面实施《裕安区参保人员就医服务管理强化措施》及《低收入人口定点医疗保障试点方案》。通过实施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机制和网格化包保服务体系,重点实现“两降”目标(降低重点人群住院率和压减跨区域转诊就医比例)。同步推进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三重制度衔接,发挥医疗救助制度成效,形成覆盖就医全流程的医疗保障闭环。2025年一季度,全区低收入人群居民医保支出同比下降7.76%,住院人次同比下降10.21%;全区城乡居民市外住院人次同比下降9.51%。
二是落实慢特病服务管理。重点对血液透析、血友病等特殊病落实精细管理,合理确定保障常见病、多发病人群待遇,压实其他慢特病人群“门诊+住院”按人头包干付费管理主体责任,对2024年新增11893名慢特病人员进行入户摸排、面访,开展分类管理。2025年一季度全区慢特病人群就诊人次门诊同比上升10.76%,住院同比下降3.67%,医保基金使用同比上升5.49%。
三是强化智能转诊服务管理。全面应用智能转诊管理平台,压实乡镇卫生院辖区患者“基层首诊”责任和县区级医院“双向转诊”责任;继续落实外请专家服务保障,完善支付方式,建立费用合理分担机制,引导患者合理就医。2025年一季度,已发布智能转诊“白名单”第一批和第二批,通过智能转诊平台成功转诊1564人次。四是加强经办服务管理。夯实三级经办服务保障成效,积极推动医保服务向基层延伸。2025年一季度,全区基层共成功办理业务289件,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为便捷的医保服务。全面推进医保业务网上办理,实现异地就医及慢特病门诊报销“全程网办”。2025年一季度,全区有6909人次通过平台提交门诊慢特病网上申请,4954人次成功通过审核,大幅提升了服务效率与便民程度。提升服务效能,针对参保人员单笔医药费用超过5万元的情况,在报销材料齐全且未涉及意外伤害的前提下,承诺手工报销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2025年一季度,共受理大额手工报销8人次,报销金额35.73万元,切实减轻了参保人员的经济负担。
(刘诗政)